top of page
商業諮詢

全文檢索

搜索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33 個結果

  • Q&A第20期

    碳足迹答疑丨供应链碳排放核算的6大误区,专业解析助你规避风险! 6 Common Misconceptions in Supply Chain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Insights to Help You Mitigate Risks! 摘要 供应链碳排放计算(Scope 3)是企业碳管理的关键环节,但错误的数据可能导致合规风险、误判减排策略,甚至影响企业的ESG评级。本文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剖析6大常见误区,并提供精准核算方法,助力企业优化供应链碳管理,避免“漂绿”陷阱,提高市场竞争力。 问题Questions: 供应链碳排放计算(即Scope 3排放)是企业碳管理中最复杂且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许多企业在计算过程中容易陷入误区,导致数据偏差、决策失误甚至合规风险。那么,企业在计算供应链碳排放时, 究竟有哪些常见误区?又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解答Solution: 我们将结合在Nanozeo (一家专注于绿色技术和可持续性的公司,隶属于 CJCHT 集团。该集团曾被沃尔玛评为最佳供应商)和 SSBTi (“Supply-chain council for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 & standards”,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专注于帮助供应链企业处理碳披露和设定科学基础的目标(SBTi 标准))的实战经验出发,剖析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供应链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误区1:只计算直接供应商(Tier 1),忽略更上游的碳排放」 → 问题:90%的供应链碳排放或许被忽视! 🔸 误区 :企业往往 只向直接供应商(Tier 1) 索取碳排放数据却 忽略更上游的 Tier 2 Tier 3 供应商 。 🔹 后果 :这会导致碳足迹严重低估,特别是涉及 原材料、半成品、电子组件等行业 。例如,根据《2024年CDP供应链报告》(Supply Chain Report 2024: Strengthening the Chain),Scope 3排放通常占企业总排放的70%以上,其中上游供应链贡献尤为显着。 ✅ 实战建议 : •  分阶段收集数据 :优先从Tier 1供应商获取数据, 逐步向上游追溯 ,建立供应链碳排放全景图。 • 借助行业数据库 :对于暂无数据的供应商,可 参考行业数据库(如ecoinvent、CPCD、CLCD、ELCD) 填补数据空白。例如,ecoinvent数据库提供超过18000种产品的生命周期排放数据,可作为补充工具。 •  案例参考 :电子制造企业碳排放集中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环节(Tier 2和Tier 3),其电子组件供应链的碳排放占比高达45%(甚至高达80%-90%),从而调整了采购策略。 「误区2:过度依赖行业平均数据,忽略企业自身特性」 → 问题:你的供应链排放可能比行业均值高出50%-100%! 🔸误区 :许多企业 直接套用行业平均碳排放系数 ,而不考虑自身供应链的特定条件(如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能源结构等)。 🔹 后果 :如果供应商的生产方式更清洁或更高碳, 行业数据就会严重失真 ,影响企业的减排决策。 ✅ 实战建议 : •   校准数据 :要求主要供应商 提供实际能耗和排放数据 ,用于校准行业平均值。例如,可要求供应商提供电力消耗数据,并结合当地电网排放因子计算实际排放。 •  采用混合LCA(Hybrid LCA)方法 : 结合企业实际数据与行业数据 ,提升核算精度。 •  案例参考 :时尚、纺织和服装行业的碳排放差异较大, 尤其是能源结构不同的供应商之间 。若通过校准数据,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商碳排放可比行业平均值低20%-45%。 「误区3:没有区分“地区因素”,碳排放数据不准」 → 问题:地区差异可能让你的碳排放数据误差高达300%! 🔸 误区 :很多企业 假设全球供应商的排放系数相同 。例如,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钢材生产排放强度相同。🔹 后果 :这导致碳足迹计算结果严重错误,特别是电力密集型行业(如电子产品、金属加工)。根据《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2022年中国电网的碳排放因子约为0.5366 kg CO2/kWh;而欧盟平均仅为0.251 kg CO2/kWh ,相差超过一倍;此外, 某些国家间的电力排放强度甚至相差 300%以上 。 ✅ 实战建议 : • 使用区域性排放因子 :根据供应商所在地区的能源结构, 采用当地的电网排放因子或其他区域性数据 。 • 借助全球数据库 :利用 ecoinvent、GEMIS 等数据库调整数据 , 确保核算结果反映区域差异。 •  案例参考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引入区域性排放因子,发现其中国供应商的碳排放强度是欧洲供应商的2.5倍,需要优化全球采购布局。 「误区4:低估运输碳排放,只考虑生产碳足迹」 → 问题: 运输排放可能占供应链碳足迹的30%-50%,你却视而不见! 🔸 误区 :企业往往只计算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忽略了运输(特别是空运、海运) 的碳排放。🔹 后果 :物流碳排放在某些行业可能占总碳足迹的 30%-50%,如果不计算, 排放报告会严重失真 。尤其在全球化企业中更为显着。例如,根据《2022年国际海事组织报告》,海运每吨货物每公里的排放因子约为0.016 kg CO2,而空运约为0.54 kg CO2,相差30倍。 ✅ 实战建议 : •  计算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在核算中 纳入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的碳排放。 •  优化物流策略 :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排放强度(如 海运 vs 空运 vs 陆运 ),优先选择低碳运输方式。例如,某消费品企业通过将空运转为海运,物流碳排放降低了65%。 •  工具支持 :采用物流碳排放计算软件(如 EcoTransIT World ),快速估算不同运输方式的排放量。 「误区5:忽略供应商的"双重计算问题",导致排放数据重叠」 → 问题:重复计算可能让你的碳排放数据虚高20%-30%! 🔸 误区 :供应商往往只提供自己的碳足迹报告,但 不同供应商之间提供的碳足迹报告可能存在重复计算 。例如,原材料和成品供应商都计算了同一批材料的碳排放。 🔹 后果 :这会导致 企业总排放数据被夸大 ,影响企业碳减排目标的设定和执行。 ✅ 实战建议 : • 明确边界条件 :要求供应商在报告中明确其排放边界的定义,避免同一排放源被重复计算。 • 标准化数据收集 :采用PCAF(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方法,确保供应商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  案例参考 :某零售企业通过与供应商联合核查,发现其原材料和半成品环节存在10%-20%的重复计算;某知名品牌因重复计算,导致报告中的碳排放数据被放大20%以上,引发合规问题。 「误区6:碳排放数据没有经过独立验证」 → 问题:未经验证的数据可能导致10%的“漂绿”风险! 🔸 误区 :许多企业仅依赖供应商提供的未经验证的数据, 缺乏独立第三方审核 。 🔹 后果 :数据可能存在 误差或“漂绿”风险 ,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如欧盟CBAM、SBTi)。 ✅ 实战建议 : •  引入第三方审核 :选择具备LCA(生命周期评估)经验的第三方机构(如SSBTi、Nanozeo)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 • 遵循国际标准 :参考《ISO 14064》和《GHG Protocol》标准,确保核算流程和数据符合国际规范。 • 案例参考 :某跨国零售企业通过引入第三方审核,发现其供应商数据中有10%的“漂绿”行为,调整后不仅满足了合规要求,还提升了供应链透明度。 总结 供应链碳排放计算很容易出错,常见的问题包括:(1)只看 Tier 1 供应商,不追溯更上游的碳排放;(2)过度依赖行业数据,忽略自身供应链特性;(3)忽略不同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差异;(4)低估运输碳排放,导致数据不完整;(5)供应商之间数据重叠,导致排放数据不准确;(6)缺乏第三方验证,可能导致合规风险。 通过分阶段收集数据、借助权威数据库、采用区域性排放因子、优化物流策略、标准化数据收集以及引入第三方验证,企业可以显着提升供应链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经验已在Nanozeo和SSBTi的实践中得到验证,例如在帮助Walmart、Target、Thermos等企业计算供应链碳足迹时,通过“区域性数据 + 供应商调查 + LCA专业方法”的组合,确保了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企业行动」 供应链碳排放核算中的错误,可能让你的企业付出高昂代价—— 从合规罚款到ESG评级下滑,甚至失去市场信任! 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精准数据收集 :全面掌握供应链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避免遗漏或低估。 •  采用区域排放因子 :根据供应商所在地的能源结构,确保核算结果真实反映区域差异。 •  引入第三方审计 :通过独立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满足合规要求。 •  优化运输策略 :选择低碳运输方式,显着降低物流环节的碳排放。 这些举措不仅能帮助你规避合规风险,还能提升供应链透明度,提升企业竞争力,赢得投资者和市场的信任。 现在就开始行动,优化你的供应链碳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来源: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um. Supply Chain Report 2024: Strengthening the Chain[EB/OL].2024-10. https://cdn.cdp.net/cdp-production/cms/reports/documents/000/007/890/original/CDP_HSBC_Report_2024.pdf?1727343420 Mim M M.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Bangladesh[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BTM), Islam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UT), Board Bazar, Gazipur-1704, Bangladesh, 2023. Chocholac J, Hyrslova J, Kucera T, et al. Freight transport emissions calculators as a tool of sustainable logistic planning[J].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lett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Zilina, 2019, 21(4): 43-50.   问题:CPCD用户 解答:Raymond Wang(Nanozeo.com总经理) 宁志远(上海禾邦认证有限公司) 点评:CPCD平台

  • SSBTi 和 Azitech宣佈建立LCA和ESG培訓和諮詢服務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新聞發佈 臺北、上海、胡志明市 – 日期:2025 年 3 月 1 日 供應鏈科學碳目標倡議委員會 (SSBTi) 是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全球領導者和 CDP.net (碳資訊披露專案)認可的實體,已與 越南領先的可持續發展培訓提供者 Azitech 正式合作。他們將共同推出全面的生命週期評估 (LCA) 和 ESG 培訓和諮詢服務。 Saving Costs and Creating Opportunities with ESG Projects- SSBTi trainings preface SSBTi 在碳專案開發和供應鏈可持續性方面擁有良好的記錄。它通過其 WebLCA 基礎設施與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的合作夥伴合作,支援 2,000 多個實體測量和減少其碳足跡。與 Azitech 的合作將 SSBTi 的全球影響力擴展到越南。它利用 Azitech 的本地專業知識和培訓網路,為公司提供根據國際和越南供應鏈標準量身定製的關鍵 LCA、ESG 和 SBTi 知識。 Azitech 現在是越南著名的 SSBTi 培訓合作夥伴,提供結構化課程和專家諮詢,以支援企業實現ESG報告、碳中和目標和可持續供應鏈計劃。 有關更多資訊,請訪問 www.SSBTi.org 和 azitech.edu.vn Vietnamese Version azitech.edu.vn Vietnamese Version SSBTi và Azitech công bố quan hệ đối tác chiến lược về đào tạo và tư vấn LCA & ESG Đài Bắc, Thượng Hải,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 [Ngày: March 1, 2025]   Hội đồng Chuỗi cung ứng cho Sáng kiến Mục tiêu Dựa trên Khoa học (SSBTi) , một đơn vị dẫn đầu toàn cầu trong lĩnh vực phát triển bền vững chuỗi cung ứng và được CDP.net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ông nhận, đã chính thức hợp tác với Azitech , nhà cung cấp dịch vụ đào tạo về phát triển bền vững hàng đầu tại Việt Nam. Hai bên sẽ cùng ra mắt các dịch vụ đào tạo và tư vấn toàn diện về đánh giá vòng đời (LCA) và ESG. SSBTi có thành tích đã được chứng minh trong việc phát triển các dự án carbon và thúc đẩy chuỗi cung ứng bền vững. Tổ chức này đã hợp tác với các đơn vị tại Trung Quốc, Đài Loan và Hoa Kỳ thông qua nền tảng WebLCA của mình, qua đó hỗ trợ hơn 2.000 tổ chức trong việc đo lường và giảm lượng khí thải carbon. Quan hệ hợp tác với Azitech mở rộng phạm vi hoạt động toàn cầu của SSBTi đến Việt Nam. Quan hệ hợp tác này tận dụng chuyên môn địa phương và mạng lưới đào tạo của Azitech để trang bị cho các doanh nghiệp những kiến thức quan trọng về LCA, ESG và SBTi. Những kiến thức này được điều chỉnh phù hợp với các tiêu chuẩn chuỗi cung ứng quốc tế và Việt Nam. Azitech  hiện là đối tác đào tạo hàng đầu của SSBTi tại Việt Nam. Công ty cung cấp các khóa học được thiết kế bài bản và dịch vụ tư vấn chuyên gia nhằm hỗ trợ các doanh nghiệp trong việc lập báo cáo ESG, đạt được mục tiêu trung hòa carbon và triển khai các sáng kiến chuỗi cung ứng bền vững. Để biết thêm thông tin, vui lòng truy cập www.SSBTi.org   và azitech.edu.vn Saving Costs and Creating Opportunities with ESG Projects- SSBTi trainings preface

  • SSBTi發表《碳足跡LCA數據庫開發指南》幫助供應鏈因應歐盟新規,以科學驗證方法落實減碳環境治理

    SSBTi 供應鏈科學減碳目標倡議聯盟,2024年10月18日發布「碳足跡LCA數據庫開發指南」,提供供應鏈端配套數據開發指南。這項數據庫開發指南是以線下及線上公開講座的方式,同步發布。發布會上參與主講的有台灣大學教授童慶斌、明新科技大學教授洪君伯、SSBTi 理事長汪瑞民,以及供應鏈數十家工廠在廠區內共用參與。LnData、LOGIC、AI Smart Factory、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等SSBTi合作夥伴也共同主辦了這次發布會。 童慶斌教授指出,全球對環境關切的管制規範越來越一致。不只是電池、太陽能這些,未來很多領域都會慢慢加進來。對供應鏈廠商來說,今後不是符合現有規定就好了。如果沒有事先了解和導入科學的減碳方法,就會落後。供應鏈企業能夠提前做,就有機會領先。 汪瑞民和童教授都認為,對於環境關切的承諾,以前是「企業只要承諾去做」,表態就可以,今後要能滿足淨零和環境稅的要求,就要有科學資料佐證,才能夠完整驗證並合規。所以,供應鏈企業如何充分運用「碳足跡LCA數據庫開發指南」用科學數據驗證減碳成效及通過認證,則是當務之急。 童教授說,歐洲是最關注環境治理的,也是走在前面的領先趨勢。2026年歐盟更嚴謹的法案就會上路。不是企業說自己做到「低碳」就是低碳,每一個產品生產環節必須能夠經得起科學檢驗、提供足跡數據,才能過關。從「決心承諾」走向「科學數據驗證落實」是環境治理方法的趨勢。 ▲影音_童教授說明科學減碳重要方向 汪瑞民理事長在會上則演示了「LCA開放數據庫開發指南」的軟件操作示例。以「科學」「效率」「溯源」三大板塊,來說明科學數據驗證減碳的重心。並以產業趨勢、專業平台、數據兼容來介紹「碳足跡LCA數據庫開發指南」以下特色: 指南參考並兼容歐盟產品環境足跡PEF和碳足跡規則,並更加專業化、更具操作性。 Nanozeo.eFootprint.net  作為- ecoinvent 、CLCD、ELCD-供應鏈授權廠商,針對【國際對接】需求,與台灣頂尖大學合作,結合研究單位的SimaPro/ecoinvent的數據庫開發能力,進一步推出Nanozeo供應鏈版系統平台服務。 NANOZEO.com ,率領台灣與大陸軟件系統服務商,對接各種【碳足跡/LCA數據庫開發】服務。 * 本指南基於2024.10.10 WebLCA 版本,採用 nanozeo.efootprint.net  平台為數據來源,並可兼容於SimaPro/ecoinvent系統。 想了解更多信息,歡迎與 SSBTi.org 聯繫。 info@ssbti.org 近期活動預告: ★ 2024年10月25日(五)Quantum碳足跡輔助梳理計算工具實戰演練(工作坊1_中國大陸場) 報名登录 ★ 2024年11月8日(五)LCA碳係數報告分析平台實戰演練(工作坊2_台灣場) 【LCA碳係數報告分析平台實戰演練】活動報名 ★ 2024年11月20日(五)A1-Footprint智慧平台介紹及案例分享(工作坊3_ERP場) 【 A1-Footprint智慧平台介紹及案例分享】活動報名

  • 生命週期評估 (LCA) 資料庫與基礎數據庫簡介 (中/英文)

    隨著全球對碳排放管理的關注不斷增加,LCA(生命週期評估)資料庫成為企業和政府制定環保政策的關鍵工具。它不僅能夠追蹤產品的碳足跡,還涵蓋了多種資源與環境指標,幫助實現更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1. 指標內容的差別 碳足跡資料庫主要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記錄與分析,專注於碳排放的評估。然而,LCA 資料庫則包含更多元的資源與環境指標,能夠全方位評估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對環境的影響。例如,歐盟的產品環境足跡 (PEF) 要求評估 16 種資源與環境指標,涵蓋從能源使用到資源消耗等多方面。亞洲地區和全球供應鏈(例如Target,Higgs),也逐步採用 LCA 資料庫來配合政策需求;各種“降碳減污協同” 政策,也都需要運用 LCA 方法和資料庫來全面管理環境影響。 2. 單元過程數據集與匯總結果數據集的區別 LCA 資料庫中的數據集主要分為兩類:單元過程數據集與匯總結果數據集。 單元過程數據集 是通過詳細調查和數據收集得到的,記錄了產品生命週期中每個階段的具體過程數據,如能源使用、原材料消耗等。然而,這些單元過程數據集必須連接到上游的基礎數據庫,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週期模型,從而得出匯總結果數據集( 例如生產鋼鐵的單元過程數據,進一步連接到美國、歐洲、大陸、日本等不同生產地的電、媒、材料的數據庫,匯總數據後的結果不同,而且整個模型才算完整) 。 匯總結果數據集 則是基於完整的生命週期模型所計算出的結果。只有在單元過程數據集與基礎數據庫完整連接,並建立了全流程模型後,才能得到這些匯總結果,這些結果包括碳足跡和其他環境指標。這些數據集可用來評估產品從原材料開採、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換句話說,只有單元過程數據集是不夠的,必須與基礎數據庫結合,才能生成完整的生命週期模型,並得出可信的 LCA 評估結果。 3. 基礎數據庫的關鍵作用 LCA 資料庫的核心在於其基礎數據庫。基礎數據庫包含了數以千計的單元過程數據集,這些數據集涵蓋了各種基礎能源與原材料的生產過程。每個單元過程數據集都可以追溯上游各個環節,並且通過專業軟件建立完整的生命週期模型。 這些數據集提供了詳細的碳足跡和其他環境指標,例如原材料開採、能源消耗等,並形成了數以千計的匯總結果數據集。換句話說,基礎數據庫需要自身的生命週期過程是完整的,才能有效支持後續產品的全生命週期分析。若無法使用這些基礎數據庫,任何產品的生命週期模型都無法準確反映其真實的環境影響,碳足跡數據會有所低估,甚至可能被誤導為不完整或虛假數據。 4. 全球 LCA 基礎數據庫的應用 LCA 資料庫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料庫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支持各行業的生命週期評估: 歐洲 :歐洲的 ecoinvent 資料庫是目前最知名的 LCA 資料庫之一。許多歐洲企業使用該資料庫來計算產品的碳足跡和其他環境指標,從食品、建築材料到電子產品等,覆蓋了多個行業。特別是在歐盟的產品環境足跡(PEF)框架下,許多企業利用 ecoinvent 來滿足嚴格的環境合規要求。 美國與德國 :GaBi 資料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特別是在汽車、能源和化學品行業。許多美國和德國的企業使用 GaBi 來分析其產品在全球市場中的環境影響,並透過 LCA 資料庫來改進供應鏈中的環境績效。 日本 :日本的 IDEA 資料庫專注於亞洲市場,特別是針對日本國內的能源與原材料數據。它為日本的製造業,尤其是電子、汽車和材料工業,提供了豐富的 LCA 數據支持,幫助這些產業實現更高的環保標準。 亞洲 :隨著亞洲地區環保意識的提高,當地的 LCA 資料庫也逐步發展。例如,中國的生命週期基礎資料庫 (CLCD) 已經成為亞洲地區推動減碳與污染減排的重要資源。CLCD 提供了豐富的本地能源與原材料數據,支援各行業進行精確的環境影響評估,並與其他全球資料庫相互聯繫,提升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5. 將 LCA 資料庫應用於亞洲 在亞洲地區,LCA 資料庫的應用正逐漸成為企業管理碳排放的重要工具。企業能夠透過這些資料庫,精確追溯產品供應鏈中每一階段的碳足跡數據,從而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並建立更多行業專屬的資料庫。 總而言之,建立和完善基礎數據庫是企業進行生命週期評估及環境管理的關鍵。這不僅能提升產品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還能幫助推動整個亞洲地區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完) 本文作者: SSBTi.org Introduction to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Databases and Background Database W ith increasing global attention on carbon emissions manage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databases have become a crucial tool for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s in formulating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hese databases not only track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but also encompass multipl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1. Differences in Indicators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s primarily focus on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entering around carbon-related assessments. In contrast, LCA databases include a broader ran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enabl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product throughout its life cycle. For example, the European Union’s 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PEF) requires the assessment of 16 different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covering aspects from energy usage to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Asia and global supply chains (such as Target and the Higg Index), LCA databases are increasingly adopted to comply with policy demands. Additionally, various “carbon redu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require LCA methods and databases to fully manage environmental impacts. 2. Differences Between Unit Process Datasets and Aggregated Result Datasets LCA databases are primari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unit process datasets and aggregated result datasets. Unit process datasets  are collected through detailed surveys and data gathering, recording the specifics of each phase in a product’s life cycle, such 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aw material usage. However, these unit process datasets must be linked to upstream background databases to form a complete life cycle model, which then produces aggregated result datasets. For example, unit process datasets for steel production need to connect to data from the U.S., Europe, China, Japan, or other regions concerning electricity, coal, and material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result. Aggregated result datasets  are the outcomes calculated based on a complete life cycle model. Only when the unit process datasets are fully integrated with background databases and the entire life cycle model is established can the aggregated results be obtained. These results include carbon footprin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which are use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roducts from raw material extraction, production, usage, and disposal. In other words, unit process datasets alone are insufficient; they must be combined with background databases to generate a complete life cycle model and produce credible LCA results. 3. The Critical Role of Background Databases The core of any LCA database is its  background database . A background database contains thousands of unit process datasets, covering various basic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processes. Each unit process dataset can trace upstream stages and, when integrated with professional software, form a complete life cycle model. These datasets provide detailed carbon footprin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such as raw material extrac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enerate thousands of aggregated result datasets. In other words, a background database must have a comprehensive life cycle process to support downstream products and supply chains in establishing full life cycle models and obtaining accurate LCA results. Without using these background databases, any product life cycle model would be incomplete, resulting in an underestimation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r even leading to misleading or inaccurate data. 4. Applications of LCA Background Databases Worldwide LCA databases are widely used around the world, and databas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countries offer valuable resources for life cycle assessm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Europe : Europe’s ecoinvent database i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LCA databases. Many European companies use it to calculate the carbon footprint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f products, from food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o electronics.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EU’s PEF framework, companies rely on ecoinvent to meet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USA and Germany : The GaBi database is extensively used in industrial sectors, especially in automotive,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Many companies in the U.S. and Germany use GaBi to assess their products’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global markets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ir supply chains through LCA databases. Japan : Japan’s IDEA database focuses on the Asian market, particularly with data on domestic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It supports Jap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especially in electronics, automotive, and materials sectors, by providing rich LCA data to help these industries achieve highe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sia : A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grows in Asia, LCA databases are gradually developing in the region. For example, China’s Life Cycle Basic Database (CLCD)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resource in promoting carbon redu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CLCD offers comprehensive local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data, supporting precis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for various industries. It also connects with other global databases, enhancing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 5. Application of LCA Databases in Asia In Asia, LCA databas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vital tool for companies to manage their carbon emissions. By leveraging these databases, businesses can accurately trace the carbon footprint data of each stage in their product supply chain, enabling them to develop effective carb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nd establish more industry-specific databases. In conclusion, building and refining background databases are key to enabling companies to perform accurate life cycle assessment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in the global market but also helps drive the green trans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out Asia.( End of article ) Author of this article : SSBTi.org

  • 一次彙整!生命週期評估(LCA)標準指南、專業軟體及資料庫

    【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 https://tff.org.tw) 專題研究發佈-永續目標實現的基石】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一種用於評估產品、服務或系統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對環境的影響的方法,透過全面評估資源使用、環境排放和生態效應,推動更環保、更有效率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在執行LCA分析時,瞭解通用標準與指南、專業軟體及資料庫三大元件至關重要,確保研究遵循一致性和可比性,與國際接軌。這三大元件共同構成LCA的基石,協助企業或研究者更精確地量化產品或服務的整體環境影響,並提供科學依據,促進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 https://tff.org.tw )聯合永續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www.SFiTCorp.com )、臺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www.NANOZEO.com ),提供品牌公司及企業供應鏈一個實現永續管理的科學手段與方法學元件,導正目前ISO14064-1/14067系統下的一些供應鏈足跡管理與傳遞的問題。 目錄 一、 LCA三大元件 二、 LCA專業軟體 1.    Simapro 2.   中國eFootprint 3.    德國Gabi(美國) 4.   OpenLCA 5.   Umberto 6.   CMLCA 三 、 LCA資料庫 1.   瑞士Ecoinvent 2.   中國CLCD 3.    德國Gabi(美國) 4.   日本IDEA 一、 LCA三大元件 LCA通用標準與指南 LCA專業軟體 LCA資料庫 ISO 14040 ISO 14044 ISO 14067 ISO 14068 ISO 14021 ISO 14024 ISO 14025EPD ISO 14027PCR Simapro 中國eFootprint 德國Gabi(美國) OpenLCA Umberto CMLCA 瑞士Ecoinvent 中國CLCD 德國Gabi(美國) 日本IDEA 二、LCA專業軟體 ║Simapro 專為科研單位氣候風險模型打造的複雜模型系統 荷蘭自1990年開始推出的生命週期評估工具,主要為Windows系統專用程式。 提供專用於氣候風險模型的複雜模型系統,支援綠色指標評估,包括碳足跡、水足跡、環境足跡等多項評估項目。 專業使用需求,提供全面培訓 使用複雜,需要專業培訓,不易上手。 提供專門的培訓課程,台灣有公司授課,每期一天簡單教授資料庫搜尋,費用約新台幣2萬元,進階課程費用更高。 軟體授權費(單機版)、維護費、專業資料庫費用分開計算。 豐富的搭載資料庫 整合多項基礎資料庫,包括ecoinvent(瑞士)、Agri-footprint(荷蘭,農業相關製程資料庫)、USLCI(美國環保局盤查資料庫)、Industry Data(含世界鋼鐵協會在內各類工業製程資料庫)、EU&DK Input Output Database(歐盟及丹麥地區資料庫)等,涵蓋多個製造業類別,總數約13,000筆製程。 涵蓋多種環境衝擊指標,包括碳足跡(IPCC 2021)、環境足跡3.0版本(Environmental Footprint 3.0,包含地球暖化、臭氧層、酸化、優養化、光化學氧化、水足跡等),提供共數十種環境衝擊評估方法與指標,功能完整,適合學術論文發表。 ║中國eFootprint 全球頂尖資料庫整合 搭載瑞士ecoinvent、歐盟ELCD、亞洲CLCD三大專業製造業足跡資料庫,形成獨特的三合一系統。 是全球少數大規模應用的生命週期評估(LCA)在線系統,包含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和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溫室氣體標準(GHG protocol)的協力廠商資料庫,並是目前唯一中文背景資料庫的入選者。 國際合作與專業支援 唯一受歐盟研究總署邀請,成為國際生命週期資料庫網路(LCDN)的中文資料庫,為產品環境足跡(PEF)提供全面資料支援。 適用於鋼材出口產品的LCA資料庫,具備完整功能,適合學術論文、商業申請和認證報告。 教育與培訓支援 以低廉的費用購買模型工具隨贈專業培訓課程,並長期服務。 國際獎項與創新里程碑 由亞洲一流學府-四川大學在2006-2010年開始推出首個中文背景LCA/碳足跡數據庫CLCD和專業LCA軟體eBalance。 2009年獲得聯合國環境署UNEP LCA Award。 2013年開發了國際首個LCA在線系統eFootprint,參與支持歐盟PEF指南要求。 2015 年國際首個基於互聯網的全功能 LCA 在線系統 eFootprint投入實際應用,標誌著全球 LCA 進入互聯網時代。 目前仍為國際上唯一大規模應用的LCA在線系統,並是聯合國環境總署 UNEP 2017 和 2019 LCA Award 比賽官方指定使用的軟體和資料庫之一。 創新科技與開放平台 2020年推出一站式集成SaaS服務平台WebLCA ,同時開放資料庫平台介面,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及整合。 ║德國Gabi(美國) 全方位 LCA 與 MFA 軟體工具 GaBi是一套強大的 LCA 軟體工具,同時兼具物質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功能。 提供製程關聯的視覺化操作環境、各國基礎資料庫 ( LCI datasets )及情境分析等進階功能,使使用者能夠深入了解產品生命週期。 全面支援環境評估軟體 GaBi不僅是協助碳足跡計算的工具,還支援環境產品聲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s, EPD)、生態特性說明書(Ecological Profile)等有效的軟體工具,尤其適用於特定行業的需求。 能夠計算多種環境衝擊,包括碳足跡、酸雨、臭氧層破壞、優養化等,還能進行基於物質流動的成本評估(Life Cycle Costing, LCC)與工作環境評估(Life Cycle Working Environment, LCWE)並兼顧環境、經濟、社會面的永續產品評估支援。 整合Gabi各國基礎資料庫,及專屬完整資料庫,提供更全面的數據支援。 專業級使用體驗 GaBi的功能複雜且強大,因此需要專業培訓,不太容易上手。 提供高品質的專門培訓教程,雖然費用高昂且以英文授課,但確保使用者能充分發揮軟體的潛力。 ║OpenLCA 開放原始碼生命週期評估(LCA)軟體 openLCA是由德國柏林的GreenDelta(獨立可持續發展諮詢和軟件公司)於2006年開發的開放原始碼生命週期評估(LCA)軟體。 具有廣泛的功能和多元化的資料庫,資料庫可在美國政府網站搜尋(大部分須付費),支援環境生命週期評估建模及計算,適用於產品、經濟等生命週期的評估。 美國政府機關推薦使用,涵蓋學術界、政府機關、企業部門等多個領域。 韓國政府也和openLCA合作建構國家級LCA運算和資料庫中心。 專業培訓支援 英文介面,且使用複雜,需要專業培訓,不易上手。 提供專門的培訓教程,以英文授課,使使用者能充分理解並使用軟體功能。 軟體為免費,但使用者需額外付費以取得更多數據,免費數據較為有限。 跨平台運行及協作 openLCA是單機版軟體,在不連接網路之下亦可運作,支援Windows、macOS和Linux操作系統。 與web-based形態的資料庫良好協作,支援本機端資料庫的連結,使其適用於碳足跡、水足跡、生命週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 LCC)和環境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 DfE)等領域。 ║Umberto 卓越的生命週期評估(LCA)軟體解決方案 Umberto是一款卓越的LCA軟體,得到工業、製造、諮詢、研究和教育等多個領域用戶的高度推薦。 支援最常見的LCA方法和集成LCI資料庫,並能清楚且快速的綜合報告,使使用者清晰了解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確保對環境影響進行可靠分析。 節省資源與成本實現生態效率 在投資前確定相關環境熱點,利用情境分析準確計算改善措施的有效性,為決策提供深刻基礎,使公司及其產品更具可持續性。 利用綜合成本會計,打造生態高效產品,將環境績效優化和資源效率結合起來,使產品更具生態效益。 ║CMLCA 專為學術及研究單位生命週期評估(LCA)模型系統 CMLCA在荷蘭萊頓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ML)開發,該大學在LCA領域擁有20多年的歷史,設計以學生和科學家為重要目標群體。 支援生命週期評估(LCA)包括社會生命週期評估(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SLCA)、生命週期永續性評估(Life Cycl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LCSA)、輸入-輸出分析(Input Output Analysis, IOA)、環境輸入-輸出分析(Environmental Input Output Analysis, EIOA)、生命週期成本(Life Cycle Cost, LCC)和生態效率分析(eco-efficiency, E/E),以及混合LCA等多種評估方法。 三、LCA資料庫 ║瑞士Ecoinvent ILCD國際組織指定推薦四大完整LCA資料庫之一,為使用最廣的通用資料LCA基礎數據庫。 擁有橫跨十多項製造業類別及總數約13,000筆製程。 搭載環境衝擊指標:含碳足跡(IPCC 2021)、環境足跡3.0版本(Environmental Footprint 3.0,內含地球暖化、臭氧層、酸化、優養化、光化學氧化、水足跡等環境衝擊指標)及其他共數十種環境衝擊評估方法與指標。 ║中國CLCD 為中國生命週期足跡基礎資料庫,擁有大中華地區最多項製造業類別及總數龐大製程數據集。 內含ELCD歐盟數據及ecoinvent數據,是eFootprint/WebLCA網路平台軟件的數據庫。 搭載環境衝擊指標:含碳足跡、環境足跡及其他共數十種環境衝擊評估方法與指標。 CLCD與瑞士ecoinvent,德國Gabi,日本IDEA資料庫並列為ILCD國際組織指定推薦四大完整LCA資料庫。 ║德國Gabi(美國) 美國公司Sphera後來購併Gabi ILCD國際組織指定推薦四大完整LCA資料庫之一,為建築行業、等內容廣泛的LCA基礎資料庫。 擁有超過15,000 個每年更新的資料集,打包在約20 個主題資料庫中,為基於生命週期的決策支援,從生態設計和環境產品聲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s, EPD)到戰略技術決策、碳中和路線圖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主要在建築、汽車行業、化學品石油、消費品及包裝、電子產品、食品農業等領域為主;為封閉形式的數據庫,Gabi的資料只能在自身軟體中使用。 ║日本IDEA ILCD國際組織指定推薦四大完整LCA資料庫之一,為農業、食品、化學原料等內容廣泛的LCA基礎資料庫。 IDEA全面涵蓋了日本企業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它包含約 3,800 個根據日本標準商品分類進行分類的流程。 IDEA涵蓋了具有 180 多個基本流程的主要影響類別。影響類別包括全球暖化、酸化、臭氧層破壞、礦產資源、化石資源、水資源和土地利用 「 台北金融基金會ESG學院 」、「 永續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FiTCorp) 」、及「 台灣磁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ANOZEO) 」 攜手合作,共同規劃了兩天的「 碳足跡LCA管理應用實戰班 」,此課程將深入探討LCA框架方法學與碳足跡建模計算操作,提供具體的學習與實戰機會。請點選以下圖片或連結: https://tff.org.tw/ESGWS ,了解更多詳情,未來我們將提供更多相關的學習課程,有興趣者請密切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如您有任何數位課程授權/委製、議題或企業包班等合作的疑問,請透過以下連結與我們聯絡: https://tff.org.tw/contact-us 本文引用來源: https://tff.org.tw/article/691

  • 【SBTi 攻略】「環境負債會計方法」和傳統碳排計算方法有哪些不同? NANOZEO協助供應鏈授權取得「環境成本係數資料」

    在SBTi目標倡議的科學方法裡,較為人熟悉的是傳統碳排計算方法,然而最新的科學減碳計算方法「環境負債會計方法」則是由卡錫克.拉馬納 Karthik Ramanna博士(牛津大學教授)提出的,「環境負債會計方法」是什麼?與傳統碳排計算方法又有哪些不同? 環境負債會計方法,和現行碳排計算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它是【從交易層級就開始啟動的即時訊息系統】,如果相關資訊,能如同成本、質量資訊一樣,即時提供給決策者,企業就能做出不同決定,也就是「決策優先,報告次之」。 傳統現行的碳排計算方法系統做的是,記錄每個主要經濟活動的每噸碳排,並對其進行標記。也就是說,假如一噸碳排與十億個碳排代幣相關,當開採一噸冶金每產生的一噸碳排,使用於成千上萬個用途後,十億個碳排代幣也會像成本在會計系統一樣,於系統中進行「分配」。當我查看任何商品、服務的最終碳排時,只需要計算材料中嵌入的碳排代幣數量。 環境負債會計方法則是,將相關資訊先完成如同成本、質量資訊一樣的量化,即時提供給企業決策者,企業就能做出不同決定。先提供企業做出最好的減碳決策,然後再出具科學減碳環境成本報告,這樣的計算方法對於科學減碳報告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可望成為SBTi目標執行方法的主流。 NANOZEO在這方面精益求精,率先實現環境成本的係數資料授權取得。對於推進SBTi的努力也有了目標和執行方向。 NANOZEO近年來,得到台灣大學童慶斌教授、明新科大洪君伯教授的協助,取得CLCD數據庫和ecoinvent LCIA的授權條件(多指標、developer安排條件),進行供應鏈+顧問群( SFITcorp.com )+ 合法係數產生器( nanozeo.eFootprint.net ) 的三方協作平台生態系,配合A1智慧製造和眾多付費授權的夥伴,全面進行【環境會計成本核算】。 NANOZEO執行長汪瑞民表示,已經有本地化對接平台,可以協助企業獲得世界標準數據庫和ILCD聯合會合規的國際足跡數據庫,可以實現環境成本的係數資料授權取得。 NANOZEO歡迎有興趣的供應鏈龍頭洽詢,並竭誠分享心得和路徑,一起努力達成永續目標。 「環境負債會計方法」卡錫克.拉馬納 Karthik Ramanna博士簡介: 現職:牛津大學布拉瓦特尼克政府學院商業與公共政策教授、聖約翰學院研究員  經歷:哈佛商學院商業行政助理教授、環境負債會計研究所創辦人、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班主任、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PCA) 學歷: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博士 聯繫 NANOZEO團隊 https://www.nanozeo.com.tw/efootprint-clcd https://www.nanozeo.com.tw/clcd-customer Tel: +886-3-658-9912 (Global) Tel: +86-21-6467-0653(China) ali@nanozeo.com     (Global) pelin@nanozeo.com    (China)

  • nanozeo.eFootprint.net 正式推出多平台獨立服務對接,提供生態系服務

    【SSBTi 會員動態】CJCHT&NANOZEO 昨天宣布,2024年7月1日起,該集團NANOZEO公司旗下的nanozeo.eFootprint.net 正式推出多平台獨立服務對接,提供生態系服務。 這項服務包含以下幾個特色: 1. eF數據庫獨立分開: 如Google、AWS等,在中國地區都被要求要各自運作。CJCHT曦爵集團作為中國境外eF唯一可以提供服務的公司,已經把系統升級並分開。 2. 係數產生器與模型傳遞: SSBTi 配合eF功能,是供應鏈版的SaaS基礎下全球系統。如果擔心SaaS的洩密問題,可以把系統當作「係數產生器」、「模型傳遞工具」,把資料授權下載到自己的電腦,然後利用其他平台,如盤查軟件、SimaPro軟件、ERP系統上傳「授權足跡係數」,實現資料及模型傳遞驗證。 3. eF發佈企業帳號版: 具備建模傳遞功能、具備所有供應鏈資料傳遞和模型驗證計算核查功能(例如排放比例驗算);授權係數下載功能(就是數值結果)可購買帳號模型升級。企業帳號是供應鏈版的標準終端軟體,適合給上游廠商傳遞數據和模型。 更多資訊: nanozeo.efootprint.net 新聞聯繫: pelin@nanozeo.com Pelin Zhang(中國)/ Grace Liu(台灣) 中國:021-6467 0653 / 137 3828 7571 台灣:03-658-9912 SSBTi 聯盟會員簡介: 曦爵集團公司為沃爾瑪(Walmart)主力供應商、Target主力供應商、國際獲獎之女性企業家獎、CDP供應鏈領導級別供應商、Target首位淨零排放承諾SBTi代表單位、Walmart Gigaton Gigaguru減碳大師獎章、Gigaton供應鏈A級獎章等。 Nanozeo Inc 為曦爵集團之主要研發單位及技術認證單位,並代表曦爵集團公司進行綠色環保材料開放、環保紙質包裝技術、環保塑膠包裝技術及永續發展服務平臺及全球供應鏈管理系統窗口;與眾多大學及科研單位合作開發環保低碳材料,也是眾多國際品牌如Walmart,Target,Heys等的環保包裝指定供應商及低碳包裝生產技術服務單位,在國際供應鏈中為領導永續包裝/材料品牌。

  • SSBTi Speech:Net zero emissions and a sustainable future (SSBTi & Oscar-Classes)

    SSBTi 線上講堂 SSBTi & Oscar-LCA 專題演講_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未來_2024.6.17 主題:SSBTi & Oscar-LCA 專題演講_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主持人:陳怡嘉副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參與人: 汪瑞民(SSBTi 理事長、台灣磁原科技公司董事長) 陳鼎元(淨零排放韌性供應鏈聯盟Oscar 秘書長、再生能源專家) Topic: SSBTi & Oscar-LCA Keynote Speech:Net-zero emissions and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rator: Associate Professor Yi-Jia Chen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The main speaker: Raymond Wang (Chairman of SSBTi.org, CEO,NANOZEO Corp.) Ding-Yuan Chen(Secretary General,Net-zero Supply Chain Alliance for Resilience, OSCAR)

  • SSBTi 參與支持台大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與LCA培訓建設,致力達成2030生物多樣和自然正成長目標

    SSBTi今天表示,該協會組織的成員與夥伴將投入參與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正成長議題,一起讓台灣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議題和自然正向成長,以及自然碳權的主要倡議參與者和貢獻者。SSBTi(供應鏈科學減碳目標倡議聯盟暨科學減碳倡議協會)並宣布參與支持台大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與LCA培訓,致力達成2030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正成長目標。 ▲圖片說明:根據這張圖來說明生物多樣性在2030年要達成【正成長】的結果(結果不再是負的,而是開始【正向成長】的趨勢);Nature Positive是對應巴黎協定希望反轉2030年自然資本繼續退化的趨勢(文字用curve),「正成長」是結果,「正影響」是行動。 生物多樣性Bio Diversiy已經成為CDP申報及永續議題的重點指標,而如何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而達到“自然正向成長” Nature Positive,則是永續目標裡面最重要也最缺少的一環。 過去已經有一些被動的生物補償的案例和作法,大多數就造成的環境影響和生物影響,進行補救和補償。從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指標,到保護維持生物多樣性,達成自然正向成長的目標(例如2030年前扭轉生物多樣性減少的趨勢,變成正向趨勢),我們需要正向工具,主動進行自然保護與復育工作,這就是生物信用額度(Bio Credits)的產生背景和要達成目的,包含生物,以及相關的環境等議題。 SSBTi參與台大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以及LCA工具的培訓及建設工作,贊助台大相關人員所需的工具和數據,希望能在這個議題上,盡一份心力;同時聯合所有SSBTi的會員和夥伴,一起讓台灣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議題及自然正向成長/自然碳權的主要倡議參與者和貢獻者,Taiwan can help! 預計7月初會配合台大教授舉辦世界論壇,倡議BioCredit+及自然正成長議題,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相關術語中英文對照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生物正向成長:Nature Positive 生物信用額度:Biocredit 新聞聯繫:柯名時 03-6589912(SSBTi常務理事) info@ssbti.org

  • SSBTi、LnData 宣布啟動「產品碳足跡因子庫的共建和分享平台」,發布企業與供應鏈的數據收集與數據庫共建計畫

    SSBTi/Nanozeo聯合LnData及越南台商軟件公司,針對範疇三所需的足跡係數查詢的基本功能,宣布提出共建、供應鏈傳遞、協同盤查認證三合一的新解方「LCA Data Platform 平台」。該平台由曦爵、 Walmart、Target 等國際大供應鏈提出,並配合 Supply chain 的 SBTi(i.e. SSBTi.org)的淨零供應鏈行動,建構全球第一個供應鏈對接國際的基礎數據庫服務平台。已經有數個系統商參與開發,並發布多個結合碳盤查到碳足跡的範疇三對接工具和平台(ERP based or SaS based)。 企業與供應鏈的數據收集與數據庫共建 這項行動的第一步是開始提供各行業碳足跡因子/係數庫「對接服務」,結合(1)全球在亞洲地球最適合的兩大碳足跡資料庫系統(CLCD 及 ecoinvent),配合多個碳足跡 LCA 軟件工具(SimaPro/eFootprint)的專業培訓及工程支援,取得合法授權及多種購買方式;(2)藉由跨軟件平台及多數據庫的專業培訓及顧問團隊(詳情 https://tff.org.tw/article/691),可協助供應鏈端點,合作構建及導出專業評估後的授權系統計算結果;(3)系統提供供應鏈管理所需的顧問及上下游查證傳遞功能,可以跨平台取得最完善的碳足跡 LCA 係數查詢及建設。 經過 30 年發展,生命週期基礎數據庫,終於進入國際標準及國家參與層面,加上歐盟碳足跡專業要求的複雜性和專業性,對接國際標準基礎數據庫,對於我們的標準、認證、服務機構來說,都需要系統化的再學習。這也是 ssbti 配合台大、明新科大研究團隊的首要工作。預計七月份將有新一期的 LCA 專業多平台工具培訓,歡迎大家參加。 足跡係數庫,分析數據結果頁面(圖▼) LCA 足跡資料,供應鏈請求傳遞頁面(圖▼) 新聞聯繫:劉雅琪 03-6589912 info@ssbti.org

  • GHG protocol 聯合國溫室氣體協定指定的資料庫系統清單,CLCD和Ecoinvent是亞洲首選

    根據 GHG protocol 聯合國溫室氣體協定的指定資料庫系統顯示並認為,中國產地數據庫是最通用、最權威的核心基礎數據庫之一,中國大陸產品足跡數據庫的首選,也是GHG Protocol 建議的唯一中國數據庫。這套數據庫適合台商供應鏈、使用大陸地區原料、或者依照歐盟PEF、CBAM數據庫質量規定DQR要求使用地區基礎LCA係數庫的應用場景。根據 GHG protocol 聯合國溫室氣體協定指定的資料庫系統清單,CLCD和 Ecoinvent 已成為該組織資料庫系統的亞洲首選。 GHG protocol 聯合國溫室氣體協定指定的資料庫系統清單查詢(英文官網連結)、(中文PDF下載) 中國CLCD數據庫客戶普及推廣與應用分布 普及推廣,服務數百家大學和科研機構 LCA普及宣傳:組織了上百次講座、培訓、學術會議;200多家大學、3000多名師生參加了全國互聯網+LCA大賽(2017-2020);第五屆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創新大賽200所以上大學、超過2000人報名。 ​ 高校客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方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瀋陽大學、大連理工、大連工大、內蒙古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太原理工、蘭州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 、南京農業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昆明理工、西南科技大學、長安大學、江西理工大學、青海大學化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交通學院、陝西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東京大學、 新加坡南洋理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 研究機構:中元化大連院、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中國環科院、中國科學院過程所、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中國机械研究總院、中國民航二所、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中心、中機生產力中心、北京林業信息中心、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城市工程研究院、重慶環科院、上海建科院、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華南環科所、廣東省標準化院、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海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態研究所等。 廣泛應用:全行業覆蓋&供應鏈滲透&信息化集成&服務平台 能源與新能源:中石油低碳評價系統+頁岩氣、中石化石油煉廠碳足跡系統、洛陽石化聚丙烯、民航二所生物質航油、雲南電網、湖北電科院、河北電科院、川開電氣;欣旺達鍵電池、天齊鋰業、雅化鋰材 、富臨磷酸鐵鋰;通威光伏、永祥硅業、超威電池等。 ​ 材料、化工:紫金銅業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系統、攀鋼釩鈦、鋼城集團、巨元玻纖、杭華油墨、傳化染料、埃克森美孚化工、金髮改性塑料、會通塑料、華聚複合板等。 ​ 建材建築:中建材、東方雨虹、建築電纜等建材和部品,波音工廠、LEXUS 4S店等綠色建築LEED認證。 ​ 汽車、机械:中車集團株洲所、吉利電動車+威睿電池+中創新航電芯、中信戴卡-鋁合金輪轂、青桔單車、中海福陸-海上鑽井平台、國機鑄鍛机械、西安煤礦机械、日發紡機等。 ​ 電子電器:華為、聯想、新華三產品碳足跡集成系統、京東方產品碳足跡集成系統、長虹家電等。 ​ 紡織服裝:宜家羽絨製品、金達亞麻、鄂爾多斯羊絨、榮昌絨業、鹿王毛紡、康賽妮毛紡、孚日毛巾、萬事利絲綢、鑫緣絲綢、百川再生滌綸、大發滌綸、摩力克布藝、新疆中泰、前進牛仔布、天貓心選等。 ​ 消費品與包裝:聯合利華、太古可樂、農夫山泉、煌上煌醬鴨、安琪酵母、梅花賴氨酸、保齡寳功能糖 、華康木糖醇、北川苔子茶等;中洗協濃縮洗衣液LCA項目、藍月亮洗衣液碳排放管理系統、綠傘洗衣液、寶潔汰漬;利樂包裝、秉信包裝、斑布竹漿、五糧液普拉斯包裝、玖龍紙業等。 ​ 政府與行業服務平台:衢州市工業品碳足跡系統(首批150家重點企業),四川省外貿產品碳足跡追蹤平台,雲南省高耗能行業碳足跡平台,雲南硅冶金與硅材料產業綠色製造評價系統平台;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紙產品服務平台,中紡聯節能-節水-綠色製造服務平台、汽車CCC材料與有害物質管理平台等。 資料來源:https://www.nanozeo.com.tw/clcd-customer

  • 一點五度科學減碳協會召開會員大會 圓滿成功!

    社團法人一點五度科學減碳倡議標準協會,今天(五日)舉行第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理事長汪瑞民致詞時表示,感謝全體會員的支持與努力,並且期待更多認同協會理念的新血加入,一起改變世界,驅動永續生產力,增加台灣的國際永續競爭力。 汪瑞民說明一點五度科學減碳協會工作報告時表示,新的一年協會將加入新夥伴LnData,參與全球標準ILCD數據共建(這是基於ecoinvent及亞洲最大的CLCD/eFootprint資料庫系統)。其次是開辦協會業務服務會員及公司企業,引進【數據中台】新概念,支持【數據庫配置】授權客製化服務;未來只需要新台幣三萬元起,就可以依照顧問配置的盤查報告或者取得行業的足跡報告清單,配置國際數據授權服務(可三次更新出LCA報告入ERP等管理系統)。 汪瑞民理事長表示,一點五度科學減碳協會( SSBTi ) 也將授權 SFiTcorp.com,進行全方位ESG/ODM服務,可協助供應鏈群體、顧問行業、研究機構、認證行業取得LCA方法、工具、資料庫的專業授權。2024年開始,企業供應鏈的足跡係數配置更開始啟動導入導出到數據中台的高效服務,歡迎會員伙伴向LnData 洽詢。 協會秘書長劉雅琪表示,一點五度科學減碳倡議標準協會今天的會員大會,在新竹縣竹北市高鐵七路65號4樓會議中心舉行,會上還討論通過了理事會提交的112年工作報告及決算書及113年工作計畫及預算議案。LnData公司團隊代表及本會常務理事劉志偉(曦爵集團CJCHT董事長)、常務理事柯名時、常務監事陳佩君等會員及團體會員代表都參與本次盛會。

bottom of page